十三五规划: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2)
来源:北京保安公司编辑:北京保安公司编辑时间 :2015-10-29 08:21点击: 次
在北京展览规划馆考察时,他表示,网上有人给我建议,应多给城市留点“没用的地方”,我想就是应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
“十三五”规划的起点亦在于老百姓。
今年以来,习近平在各地调研时的讲话也多次谈到这一话题。
2月,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时,习近平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5月,在浙江,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6月,在贵州,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7月,在吉林调研时,习近平指出,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
10月,在第17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了,人们会要求在社会中有更多的参与。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矢志追求梦想和幸福的人民心里更有底。
“四个全面”战略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接下来,是“四个全面”战略指导下的第一个五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第一个百年目标。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三年来,去的最多的就是贫困地区,每到一处总是大力支持地区发展,鼓励老百姓奔小康。
当今世界大国,习近平应该说是少有的真正当过农民的领袖。因而,这样的大国领袖,最懂得贫穷的苦。
今年1月,习近平到云南调研,邀请独龙族的群众到宾馆,“我来见大家,就是鼓励你们再接再厉,也是给全国各族人民看: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
因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曾说:“改革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政治的常态。”
有媒体统计,自2014年1月第一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召开至今,中央深改组会议共召开17次,审议及审议通过84份文件,即平均每隔1个多月就会召开一次会议。这84份文件虽然各有侧重,但都直指改革中的“硬骨头”。中国改革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改革是一场革命,一旦发动就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
在访美、访英期间,习近平也多次提到“十三五规划”和改革创新,提升开放水平。
除了改革,法治也是习近平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习近平也表达了他的法治理念:“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目标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
一系列冤假错案的纠正,一大批老虎苍蝇的消亡,一揽子法律法规的修订、出台,开弓没有回头箭,全面依法治国,已在路上。
还记得,在上任伊始的首个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曾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站在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性交点,哪怕新的环境云谲波诡,哪怕新的问题纷乱冗杂,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四个全面”战略指导下,未来的5年,中国将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军。
- 精彩推荐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
-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在
|
|
|
|
TAG:
上一篇:习近平主席访英折射国际秩序之变 下一篇: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