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
来源:北京保安公司编辑:北京保安公司编辑段时间 :2016-05-23 09:05点击: 次
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为我们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理论,并指导我国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前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才能不断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更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源头活水。
要善于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立世之本,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要善于融通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发展到什么水平,都需要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虚心的态度学习和汲取全世界一切有用之成果,做到以我为主、洋为中用。习近平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三、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创意造言,皆不相师。” 一种理论的建成,主要取决于理论工作者对理论的凝练、概括、总结和创新。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所在。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发展、不断创造新事物、产生新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突出禀赋;革故鼎新、守成创新,是中华思想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习近平说:“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要自觉遵奉与践行日新又日新的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创造新思想新理论,解释世界,指导实践。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事世而制。”今日中国正处在变革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显身手的时代。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习近平还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首先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习近平指出:“下一步,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二是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三是要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四是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五是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
- 精彩推荐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
-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在
|
|
|
|
TAG: